文臣武将们,结果文臣基本上都是支持朱高炽,武将则相反都是支持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
明仁宗朱高炽是燕王朱棣的长子,是明太祖朱元璋亲封的燕王世子。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是朱高炽镇守着燕王的根据地北京,解除了燕王大军攻占南京的后顾之忧,可以说功劳不小。
靖难之役”之后朱棣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永乐二年,当朱棣打算册立太子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册封朱高炽,而是和文臣武将们商议了一番,结果文臣基本上都是支持朱高炽,武将则相反都是支持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因为靖难之时,朱高煦一直是追随父亲南征北战的骁勇战将,在军中威望很高。
朱棣的这次摸查基本上确定了朱高炽在文人士大夫中的超高威望。文臣拥立的朱高炽并没有做多大的回应,也使得这次风波没有对他造成影响。到了永乐八年,太子党的铁杆支持者解缙在回京诉职时私自拜见了太子朱高炽,惹怒朱棣,他一口气诛杀了五名太子属官并将解缙下狱。使得文臣集团颇受打击,这也使得朱高炽有了危机感,也让他更加明白自己的利益已经和这些文官们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永乐十四年,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让朱高煦前往封地就藩,以安朱高炽之心,这也是朱棣通过与几位治国名臣杨士奇、杨荣等人商议的结果,多年大战的明朝应该休养生息为主,而不应该以继续征伐为国策,这点戳中了朱棣的内心,他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