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在他的散文《一颗小桃树》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小桃树形象:它纤细、瘦小、脆弱,脆弱得“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样子也极猥琐,身子弯弯的,努力撑着枝条,用奶奶的话说就是一棵“没出息”的桃树它的花“长得弱小”,“骨朵也不见繁”,而且“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任凭风雨摧残,在雨里零落。

然而就是这样一棵脆弱的、瘦小的、病恹恹的、没出息的小桃树,作者却对它有无限的怜爱之情,对它有一种忏悔之情,并且写下这样一篇情感真挚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激。

在这里,小桃树已经不单单是一棵小桃树了,它有着非常丰富而且深刻的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