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袒护掩护。

“庇”,读音为bì,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庇”的基本含义为遮蔽,掩护,如庇护、庇短。

在日常使用中,“庇”常做动词,表示遮蔽,如庇庥。

“庇”,最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遮蔽,表示关系亲密才能得到庇护。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楷书体和简化版的“庇”都从篆书演变而来。

庇护名词解释

袒护掩护

庇[ bì ] 

〈动〉

1、 (形声。从广,比声。“广”(yǎn),甲骨文、金文象屋顶屋墙。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庇,荫也。——《说文》。按,字亦作庀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考工记·轮人》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 瑞庇奸民。——《明史·海瑞传》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坏人、坏事])庇藏(包庇隐藏)

3、 保护

虽有庇民之大德。——《礼记·表记》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盖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

庇护名词解释

包庇,袒护是庇护的名词解释。庇护是个贬义词,用于对有问题的人或事的包庇,袒护。庇护在语言中应用的例子有,家里孩子如果在外做了错事,比如拿了同学的东西,我们不要庇护他,用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为他开脱,而是要严肃地指出他错误,帮助他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