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南接大召西夹道,北连小北街,西边是新生街、三官庙街、小西街,东边是大西街、大南街头道巷、二道巷,可谓四通八达。巷子里没有一家商铺,居民购物或去大南街、大西街,或去大召前、通顺街,非常方便。

      早在解放初、玉泉区政府成立之前,当时在归绥市下设6个区。第三区的区公所,就驻扎在宁武巷南口和新生街交汇处的玉皇阁道观内,管辖范围是旧城12个居民闾(后称居民委员会)48条街巷。1953年,玉泉区政府成立,政府所在地仍在宁武巷,只不过挪到巷子北头路东的一处漂亮青砖大院。院子主人姓韩,是个晋商,他的郭姓女婿曾经是傅作义将军手下的军队要员。

     此外,位于三官庙街的玉泉区公安分局、位于小北街的呼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小西街的玉泉区法院,距离宁武巷不过咫尺之遥。从宁武巷往南便是西夹道的和平剧场(后改名为和平电影院)、大召前的民众剧场、财神庙的共和剧场,彼此之间相距不足半里。往北是大西街的同乐剧场和九龙湾的人民电影院。属于玉泉区管辖的22所小学校,与宁武巷相邻的就有9所,分别是小北街的四完小、乃莫齐召的五完小、通顺街的六完小、南柴火市的七完小、杨家将巷的十三完小、大南街头道巷的十八完小、东尚义街的二十完小、三官庙的二十一完小和文庙街的土默特学校。可见,在上世纪50年代,宁武巷,曾一度是玉泉区的政治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