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新中国成立就被废除、停止流通使用了,银元虽然是民国时开始发行流通,但是由于银元属于贵金属货币,是以自身的贵金属价值背书,因此成为了新中国解放前在国统区和解放区都能流通使用的硬通货币,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发行了代表新中国形象的人民币,银元就退出了流通。

什么时候最后停止使用银元的呢

上世纪50年代初银元停止使用。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民国政府就曾明令停止银元的流通,发行"法币"以1:1的比例兑换市面的银元。但之后随着通胀的不断加重,法币越来越不受人们待见,市面上的银元流通变得活泛了起来。到上世纪中叶,国民党败退后,人民币迅速在民间流通了起来,银元完全彻底地停止了使用。

什么时候最后停止使用银元的呢

1935年11月3日下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在上海召集银行界开会,宣布政府自次日起实施《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即实施法币政策,实行纸币政策,不准行使银元,并用“法币”收兑银元(见币制改革)。

以后银元虽间或有在市场上出现,或被个人窖藏,但银元作为主币的时代已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