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服片面性,以全面、整体的视域认识、评价和破解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可能描述森林的原貌的,《解蔽》中说:“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解蔽》)。与之相应地,荀子在《非十二子》等篇中认真总结、分析了此前各家学说各自的片面性,并自觉地吸收、融汇各家之长,力图达到对人、社会和世界的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建立起更合理且更有现实效应的理论体系。
2、问题意识。问题是引发兴趣和学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学习只能是盲目的和随意的,效率也会非常低。任何的学说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对学说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楚,读书无异于盲人摸象。带着问题去读书,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思维的高度和广度,不断扩展自己的思维框架,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本意,同时自己的收获也会更大。
3、精诚专一、坚持不懈、学以致用才是真学习。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