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越冬幼虫的出苞期。此时越冬幼虫刚刚出来危害,虫口数量较少,而且对药物的抵抗能力也较弱。

第二个则是第一代幼虫的低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害虫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低龄期还没有进入暴食期,对园林植物的伤害还不是很大。

在春季3月初,就要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巡查黄杨类植物上越冬害虫的出苞情况,一旦发现黄杨绢野螟越冬幼虫开始出苞危害,就要及时选择药物进行防治。

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可以选择菊酯类药物以及一些内吸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7~10天,就可以达到比较的防治效果。

一般来说黄杨绢野螟的第一代成虫在5月中下旬就会出现。可以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黄杨种植较多的地方利用黑光灯等进行灯光诱杀。

黄杨绢野螟的成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大家如果想要使用药物来防治其成虫的话,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时进行。

黄杨卷叶螟什么时间用药

晚上最佳,夜出活动,具趋光性。

1,卷叶螟夜出活动,具趋光性,雌蛾喜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散产于叶背,每雌产卵平均在40~70粒,幼虫孵化后即吐丝卷叶或缀叶潜伏在卷叶内取食,老熟后可在其中化蛹,亦可在落叶中化蛹。

2,该虫适宜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在18~37℃,最适环境条件为气温22~34℃,相对湿度75%~90%。卵期4~7天,幼虫期8~15天,蛹期5~9天,成虫寿命7~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