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依附性较强的农民。部和曲本为两汉以来的军事建制,后渐变成军队的代名、士卒队伍的变称。东汉末,对主将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部曲,变为主将的私属。魏晋以来,困于战乱的农民,请求武装大族保护,变成私部曲,亦称家兵。因战争不断扩大和延续,部曲越多,逐渐成为且战且耕的生产者。唐时部曲由南北朝发展而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及家内服役。为私家所有,无人身自由,不得主人允许,不能擅自离开土地,否则以“逃亡”论罪。婚姻亦受主人限制。部曲死后,其妻由主人处置。唐法典明文规定,奴婢、部曲地位低于良人,“部曲杀良人,绞良人杀部曲,减一等,流三千里”。“部曲杀主,斩主杀部曲,部曲有罪,勿论,部曲无罪,主徒刑一年”。
曲部的意思1.古指军队中的队伍行列。2.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3.部属部下。
部曲是什么意思
部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 buqu,指军队的编制单位或者部下亦可以解释为军队中由首领统率的若干人组成的团体.
部曲:1、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五人为伍,设伍长二十五人为什,设什长五百人为卒,设卒长二千五百人为旅,设旅帅五千人为师,设师帅五万人为军,设将军.每军又分前后左右中五部,每部设一曲,共有五曲.每曲设一部帅(或称曲帅).
2、借指军队中由首领统率的若干人组成的团体.
3、唐时禁卫军亦称部曲,有兵部曲、仓部曲等名目。
4、宋代禁军亦称部曲,其名目甚多,有马步军都部曲、殿前司都部曲、侍卫亲军都部曲、三衙都部曲、行营诸军都部曲、河北诸路都部曲、陕西诸路都部曲、京东东路都部曲、京西南路都部曲、淮南西路都部曲、荆湖北路都部曲、江南东路都部曲、江南西路都部曲、浙东路都部曲、两浙路都部曲、福建路都部曲、广南东路都部曲、广南西路都部曲、广西路都部曲、广东路都部曲等等.
5、元朝的蒙古军也叫部曲,如“御营诸军”、“侍卫亲军”等等.
6、明清之际满洲八旗兵也被称作部曲,这些部曲主要用于征战和镇压农民起义。
部曲是什么意思
“部曲”意思是借指军队,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部属部下。出处:
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睨部曲之进退,览将帅之变态。”
2、《新唐书·李光弼传》:“甲夜,士持炬徐引,部曲重坚,贼不敢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