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及笄(jī)之年

出自《礼记·内则》。 指女子满了16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十岁女孩怎么称呼古文

幼学。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也是指儿童十岁。

豆蔻是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孩子。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称呼如下:1、赤子:初生的婴儿2、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3、襁褓:不满周岁4、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5、孩提:两至三岁6、垂髫(tiao2):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7、髫年:女孩7岁8、始龀、韶年:男孩八岁9、龆龀:(音tiáo chèn)原意指儿童换齿之时,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欢儿戏》中写道:"龆齓七八岁,绮纨三四儿。൒、黄口:十岁以下11、外傅,幼学:十岁12、生小,总角:幼年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