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齐门外的陆墓,现在是改成陆慕了。其实改不改一个样,叫起来还是陆墓,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陆墓,顾名思义是陆姓人家的墓陆慕呢陆姓人家向往的地方。如果从哲学意义来说,人无有不死,死无有不墓,则墓葬之地,岂不是人人向往入土为安的佳城总之,改来改去,格局还是小,陆姓向慕也罢,陆姓做墓也罢,总脱不了陆这一个姓,可见陆墓真是与陆姓大有关系。
翻开地方志看看,据说陆墓地名得来的缘由是因为唐朝的陆宣公陆贽把墓做在这儿,地以人名。无论明清两代的《苏州府志》(洪武年间卢熊的《苏州府志》和正德年间王鏊的《姑苏志》),还是陆友仁的《吴中旧事》,都是这么一个说法,陆友仁还说宋代淳熙年间,有人在陆墓找到一块墓石,确认是陆贽之墓的所在。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苏州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何以在齐门外五六里的陆墓,它的历史竟少了一半,只从唐代开始呢难道是陆贽死后葬在那里,那里才正式有了名称,以前一直是渺无人烟的所在,历史从唐朝才翻开么或者换句话说,陆墓是从陆贽葬此开始的,那么此前有没有别的名称呢
请问苏州地名陆墓的由来
我查到的资料是“出齐门走八九里,便到陆墓镇。相传三国时的陆逊死后葬在这里,所以这地方便叫陆墓。 “墓”字,苏州有“陆墓大(读杜)乡绅瓦老爷”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