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于孔子和其弟子的著作《论语,乡党第十》,说的意思是粮食加工的越精越好,肉加工的越细越好,食物要精雕细琢更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出处是什么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繁体: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