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这样安排,一是增强了真实感。上联诗人着意描绘的是优美的图画和恬静的气氛,承接上联而写的“竹”和“莲”也是处于静态之中的。起初被它们遮住的浣女和渔舟都未见,到了“竹喧”和“莲动”之后才被发现。因此这样前置符合生活的逻辑,显得自然而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二是先声夺人,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三是使动作“归”和“下”富有节奏感和持续性,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四是引人入胜,倒装句也是一种巧设悬念的办法,引人注意,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动感更加强烈。
原创 | 2023-03-01 18:19:33 |浏览:1.6万
“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这样安排,一是增强了真实感。上联诗人着意描绘的是优美的图画和恬静的气氛,承接上联而写的“竹”和“莲”也是处于静态之中的。起初被它们遮住的浣女和渔舟都未见,到了“竹喧”和“莲动”之后才被发现。因此这样前置符合生活的逻辑,显得自然而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二是先声夺人,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三是使动作“归”和“下”富有节奏感和持续性,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四是引人入胜,倒装句也是一种巧设悬念的办法,引人注意,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动感更加强烈。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