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化温度偏低,氧化区的高温部分氧化气氛不足或有波动。
(2)预热带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差过大。
(3)坯体入窑时水分过高。
预防措施
(1)适当提高氧化期间的温度,氧化阶段保持强氧化烧成。
(2)在氧化阶段要缓慢升温或适当保温,使坯体预热升温均匀,氧化充分。
(3)坯体入窑时将水分蒸发掉,如果坯体不干,烧窑时可以在0—300℃区间多烧30分钟—1小时左右。
原创 | 2023-04-15 18:42:49 |浏览:1.6万
(1)氧化温度偏低,氧化区的高温部分氧化气氛不足或有波动。
(2)预热带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差过大。
(3)坯体入窑时水分过高。
预防措施
(1)适当提高氧化期间的温度,氧化阶段保持强氧化烧成。
(2)在氧化阶段要缓慢升温或适当保温,使坯体预热升温均匀,氧化充分。
(3)坯体入窑时将水分蒸发掉,如果坯体不干,烧窑时可以在0—300℃区间多烧30分钟—1小时左右。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