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故宫最近的是沈阳太清宫,原名三教堂,为清代康熙二年(1663)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乌库理为关东道士郭守真创建。据《奉天府承德县祠祀志》载,时“有三殿三楹、经楼三楹、后殿三楹、配殿八楹、耳房四楹、前殿三楹、大门一楹、左右边门各一楹。”为道教全真子孙庙康熙八年(1669)御赐《道藏》一部,藏于阁内康熙四十七年(1708)遭火淹没,建筑倾圯,雍正九年(1731)起重建,乾隆三十二年(1768)道士马阳震修葺并增建外院房舍和大殿东西两廊及四周围墙,规模始备,遂改称太清宫,辟为道教全真十方丛林,咸丰、光绪年间,复有修缮。
太清宫为清代道教建筑,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沈阳市和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先后干1962年11月、1963年9月公布为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宫院归道教协会管理使用,现已成为道教活动和人们休憩、游览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