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流⽕,三伏盛夏。连⽇的⾼温蒸烤模式,难免让⼈感到⾷欲不振,脾胃不和。夏天怎么吃孔⼦有话要说。重读《论语》,让我们在两千多年前孔⼦对饮⾷⽂化的思考中,发现夏季饮⾷的新主张。民以⾷为天

孔⼦关于饮⾷的思想,⾸先是和他的“民本”思想联系在⼀起的。

《论语》中,孔⼦借尧禹汤武之⼝,说统治者“所重民、⾷、丧、祭”。在这四者中,民为⾸,民以⾷为天,所以要重⾷。其次,重丧以尽哀,重祭以致敬。

对于民⽣来说,⾷是第⼀位的,有了⾷以后,才谈得上从事其他物质和精神的活动。因此,孔⼦认为对于百姓来说饮⾷是⾄⾼⽆上的,统治者必须把饮⾷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

现代社会⼈们早已经不再为温饱的问题发愁,但是饮⾷仍然是⽣活中⾄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养成⼀个良好的饮⾷习惯,合理膳⾷、健康饮⾷,才能保证⾝体健康,远离现代亚健康的⽣活状态。

安全、健康、养⽣,⼀个都不能少

具体到饮⾷的习惯,孔⼦在《论语》中也做了具体⽽微的论述:

“⾷不厌精,脍不厌细。⾷殪⽽餲,鱼馁⽽⾁败,不⾷。⾊恶不⾷,臭恶不⾷。失饪不⾷。不时,不⾷。割不正,不⾷。不得其酱,不⾷。⾁虽多,不使胜⾷⽓。唯酒⽆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不撤姜⾷。不多⾷。祭于公,不宿⾁。祭⾁不出三⽇。出三⽇,不⾷之矣。⾷不语。寝不⾔。虽疏⾷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孔⼦⼦对饮⾷关注程度可见⼀斑,要求之⾼俨然是美⾷家级别。孔⼦的饮⾷标准也能为我们的夏季饮⾷提出很好的建议:

⾷不厌精脍不厌细

粗粮细粮搭配⾷⽤。

⾷殪⽽餲,鱼馁⽽⾁败,不⾷。

⾷殪⽽餲,鱼馁⽽⾁败,不⾷。

注意⾷品的储存和保鲜,不⾷⽤变质腐败的⾷物。烹调不当的⾷物不⾷,少吃⽣冷⾷品。

不时,不⾷

按时令搭配饮⾷,多吃时令⽔果蔬菜,切勿贪凉,使脾胃和顺。

⾁虽多,不使胜⾷⽓。唯酒⽆量,不及乱。

夏季脾胃功能迟钝,少⾷肥⽢腻补之物,宜⾷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健脾助运。

饮酒适度,少⾷冷饮,多饮⽔,健脾开胃。

沽酒市脯不⾷

夏季烧烤、⼤排档的⾷物卫⽣难以保障、烧烤产⽣的有害物质、过于⾟辣的⼝味等,都威胁⾝体健康,应尽量少⾷。

粗茶淡饭,乐在其中

孔⼦关于饮⾷的思想,也和他的理想君⼦⼈格联系在⼀起的。对君⼦来说,饮⾷不可或缺,但也不是⾄⾼⽆上的。孔⼦要求君⼦“谋道不谋⾷“、“忧道不忧贫”。

《论语》中记载,楚国的⼤夫叶公向⼦路问孔⼦近况,孔⼦对⼦路说:“奚不⽈其为⼈也,发愤忘⾷,乐以忘忧,不知⽼之将⾄云尔。”

孔⼦还说到:“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