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贯钱和1吊钱,是一样的单位,1贯钱=1吊钱,也就是说,贯和吊是一样的单位,相当于黄金的两为单位。
贯和吊在说法上,可能存在朝代的不同,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基本上差不多,只是存在叫法不一样而已。
当然,贯和吊,可能不是铜钱的最小单位,一枚或一文,是最小单位,也就是1个铜钱。
在古代,货币地位上,黄金是第一,白银是第二,然后才是铜钱。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1两黄金=100两白银
1两白银=1000文铜钱。
1贯=1吊=1000文
说白了,就是铜钱的贯和吊,跟白银的两,是同等分量。
1000贯钱,就是1000贯铜钱就是1000两银子。当然,在历史动乱时期,铜钱、黄金、白银的数量,存在波动,1两与1贯,是存在波动的,不是固定的,因为铜钱分量不同,会略有不同,历史大多数时候,1两白银=1000文铜钱-1500文铜钱,波动。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1两白银=1贯铜钱,而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往往1两白银大于1贯铜钱。
比如,宋朝的1贯铜钱,为5宋斤,1宋斤=640克=1.3市斤,1贯钱重6.5市斤、3250克,1文铜钱为3.2克,3000贯就是3000贯*6.5市斤/贯=19500市斤,接近10吨。
换算成人民币,1两白银=1200元人民左右。
唐代一千贯是多少
一贯钱是指1000个铜钱,亦即1000文钱。
在质量上,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折合质量约4克。
在样式上,初唐开元通宝光背无文,中唐起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晚唐会昌开元则在钱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经过三百余年铸造,版别复杂。
唐代以后仍有冶铸,但样式大多与唐有别。在规格上,开元通宝基本是小平钱,但唐代也铸有少量“开元通宝”折十大钱,属开炉纪念性质,后代也有伪造。
唐代一千贯是多少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
那么~~~~~~1贯钱大约就是一两白银
那一千贯就是1000两银子
根据
白银大约是2元/克
推算出1两白银约值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