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是溶洞底部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积物。在石灰岩溶洞中,由于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含有碳酸钙的水滴下滴后,水中的碳酸钙便在洞底逐渐沉淀下来,经过长期的沉积,慢慢地越积越高,好像是春天从地下冒出来的竹笋一样,所以得名。

和钟乳石不同的是,钟乳石向下伸延,而石笋则向上生长,一般是钟乳石和石笋上下相对地分布,一个挂在洞顶,一个矗立于地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笋位于古巴的马丁山洞中,当来到山洞前,就可看到山洞里的红色庞然大物。石笋高达63.2米,底宽134米。

石笋的形成原理

是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石钟乳,洞底的形成石笋。

石笋的形成原理

石笋经过千万年雨水的浸蚀,长年累月的钙吸收,逐步历经风风雨雨,岁月沉积,日积月累,终于有了今日成笋状的样子,形成了各种各样似竹笋样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