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一:普通门诊可报销,比例为50%及以上
我国的基本医保建立之初,是以保大病,保住院为原则。解决看不起病,一场大病就贫困的问题。
而对于门诊疾病的保障,各地区的情况有显著不同。以天津为例,门诊分普通门诊和门诊特殊病两种。普通门诊起付线为800元,上限为7500元,报销比例根据医院级别不同而不同,三级医院为50%左右,而门诊特殊病,包括癌症放化疗,糖尿病,肺心病,红斑狼疮,血友病,肾透析等疾病,患者经过登记之后,可以选择一、二、三级医院各一家。门特登记之后,报销比例和上限就与住院一致,在职职工报销80%,退休职工报销90%,年度上限45万。
而在某些地区,普通门诊看病的报销几乎没有,部分慢性病,门特病的报销比例和上限也比较低。
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疾病逐渐可以控制为慢性病,需要在门诊长期开药及复查。例如肺癌,很多患者需要长期靶向药物治疗及复查,均可以在门诊完成。如果门诊不能报销,则患者的经济压力就比较大。
而本次会议确定,逐步将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基金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从50%起步,退休人员的比例可能会更高。
这样的改革之后,很有可能以后就没有疾病病种限制,而根据门诊花费的费用来进行相关报销。门诊个人负担费用大的疾病,都有希望纳入报销范围。而当各地区门诊疾病都可以报销之后,异地门诊联网实时结算也就有希望尽快实现。将大大减轻门诊看病负担,且方便异地门诊看病。比如父母退休后投奔子女,与子女在同一城市生活这种情况,就会大大方便了。
变化二:医保卡账户余额将变化
职工医保账户,是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以天津市为例,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12%,其中单位缴费10%,职工个人缴费2%。个人缴费的2%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中的1%进入个人账户,其余9%进入统筹基金。
而此会议确定,在职职工个人缴费计入本人账户,单位缴费全部进入统筹基金。
那么以天津市为例,如果职工的缴费基数是5000元,则改革前,每月个人账户的注入资金是150元,改革之后是100元。其余50元直接进入统筹基金。
进入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乍一看,是个人利益受损。但是,仔细研究,才发现是未来获益。
因为保险的本质是风险共担和风险转移,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效果。医保基金的规模越大,资金越充足,抗风险能力才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