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丘陵地区,属浅丘地貌,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脉呈南北走向,北面略高。中部突起。平均海拔约400米。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春早冬晏,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8℃,无霜期300天以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937.5毫米,日照1306.6小时,多以干旱、洪涝、阴雨为害。境内水资源匮乏,地表水是主要水源。多为季节性河流,除宝马河发源于盐亭县、南部县外,其余均源自本境且源短水枯。全境除青龙、双洛、双江、高院、同德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域属涪江水系外,其余均属嘉陵江水系。涪江水系流域面积94.45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8.5%,向西南、西北流贯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014平方千米,占全县幅员面积的91.5%,呈北南向流贯。
川东北地形特征
在古地貌格局研究基础上,以流体势和储层沥青为依据,分析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形成过程。应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储层沥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沥青由液态烃类裂解后的残留物,其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各类型岩石中,储集孔隙发育的残余鲕拉白云岩中的沥青含量最高,其高低与厚始液态烃类聚集的多少有关。沥青含量与天然气产量、气藏规模及储层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古隆起和储层控制着天然气的运移富集。鲕滩气藏的形成可分为岩性—构造型和构造型两种成藏模式。前一类型包括罗家寒、渡口河及铁山坡等储集性能好的气藏后一类型以金珠坪气藏为代表。鲕滩气藏属于印支晚期—燕山期聚油气、喜山期调整定型成藏的晚期成藏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