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是shì sǐ rú guī,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那么网友们知道视死如归出自哪里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视死如归

1、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2、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怕死。

3、成语故事:1904年秋瑾不顾丈夫的阻挠,变卖首饰东渡日本,结识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她加盟孙中山的同盟会。1906年她带领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敢死队回国,任大通学堂督办。后因徐锡麟起义失败而被捕,临刑前说“革命党人不怕死,欲杀便杀”。唐太宗释放300名死囚回家省亲,约定期限归来受死。结果300人按期如数回来受死,唐太宗很是感动,全部赦免死罪。

以上就是对于视死如归出自哪里的相关内容。

视死如归出自哪里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意思是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的意思。

视死如归出自哪里

《管子·小匡》

“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

“视死如归”的原义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人勇敢不怕死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