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从小就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并且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没有抱负,(即使 虽然)能吃好穿好,(也 但是)没有多大的意思。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范仲淹勤奋苦读,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他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便住进一间僧房,昼夜攻读。累了,他就用凉水洗脸睡觉时,他往往连外衣都不脱,免得耽误读书的时间。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他就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凝成块后,用刀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两份,就着盐浸的野菜充饥。

有个大官的儿子看到范仲淹生活如此艰苦还勤奋读书,很不理解,(只 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志气、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咱们家的好饭菜送些给他吃吧!”

大官的儿子照父亲的吩咐做了。可是,过了两天,他发现送去的东西范仲淹一点也没有动。他很惊讶,便问范仲淹:“我父亲听说你勤奋苦读,非常赞赏,让我送些东西给你吃。你一点也没有动,难道是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吗”范仲淹(恳求 恳切)地说:“你们父子的深情厚意,我十分(感动 感激),只是我平时已经习惯吃粥了,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坚持得下去吗”

后来,范仲淹甚至连一天两顿粥也吃不上了。但是,他仍然坚持苦读。

长期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使范仲淹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