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盖畏侃。

讲的是陶侃讨伐郭默。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对手,怕城破后难逃性命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要杀他的头,真是左右为难。

他手下的一名叛将见大势已去,将他逮捕后开城门投降。

兵不血刃的典故

兵不血刃:指兵器上没有沾上血比喻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含褒义最早出自于战国·荀子《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